掏耳朵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,甚至有人覺得掏耳朵時那種酥麻感是一種享受。然而,你可能不知道,這個看似無害的動作,卻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隱患!
近期,某醫(yī)院耳鼻喉科接診了一位因頻繁掏耳朵導致顱內(nèi)感染的患者,引發(fā)了廣泛關注。
耳鼻喉專家鐵峰指出,耳道具有自潔功能,頻繁或不當?shù)靥投洳粌H會破壞耳道的天然屏障,還可能引發(fā)感染、聽力下降,甚至導致顱內(nèi)感染等嚴重后果。
那么,掏耳朵到底有哪些危害?哪些習慣必須改掉?今天,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。
耳鼻喉專家鐵峰:掏耳朵竟致顱內(nèi)感染?這5個習慣快改掉!
1. 頻繁掏耳朵,破壞耳道自潔功能
很多人習慣每天掏耳朵,甚至用棉簽、挖耳勺反復清理。然而,耳道內(nèi)的耵聹(耳屎)并非“垃圾”,而是具有保護作用的分泌物,能防止灰塵、細菌侵入耳道。頻繁掏耳朵會破壞耳道的自潔能力,導致耳道干燥、瘙癢,甚至引發(fā)炎癥。
2. 使用尖銳工具掏耳,易劃傷耳道
有些人喜歡用發(fā)卡、牙簽、金屬挖耳勺等尖銳物品掏耳朵,這樣做極其危險!耳道皮膚非常嬌嫩,稍有不慎就可能劃傷,造成出血或感染。一旦細菌侵入傷口,可能引發(fā)外耳道炎,甚至蔓延至顱內(nèi),導致更嚴重的感染。
3. 棉簽掏耳,反而把耳屎推得更深
很多人認為棉簽柔軟安全,但實際上,用棉簽掏耳朵時,很容易將耳屎推向耳道深處,形成耵聹栓塞。這不僅會影響聽力,還可能壓迫鼓膜,導致耳鳴、耳痛,甚至引發(fā)中耳炎。
4. 與他人共用掏耳工具,增加感染風險
掏耳勺、棉簽等工具如果與他人混用,可能傳播真菌或細菌,導致外耳道感染。尤其是去采耳店時,若工具消毒不徹底,更容易感染“真菌性外耳道炎”,出現(xiàn)劇烈瘙癢、流膿等癥狀。
5. 掏耳朵時用力過猛,損傷鼓膜
掏耳朵時如果用力過猛,或被人不小心碰撞,可能導致鼓膜穿孔。鼓膜一旦受損,會出現(xiàn)聽力下降、耳鳴、眩暈等癥狀,嚴重時甚至需要手術修復。
鐵峰醫(yī)生強調,正常情況下,耳屎會隨著咀嚼、說話等動作自然排出,無需頻繁清理。如果出現(xiàn)耳道瘙癢、耳悶、聽力下降等情況,建議及時就醫(yī),由專業(yè)醫(yī)生處理,切勿自行掏挖。
24小時服務電話:0851-86521133體檢中心電話:0851-86521133
醫(yī)院地址:貴陽市云巖區(qū)新添大道南段中天花園路口
Copyright © 2022貴陽銘仁耳鼻喉醫(yī)院
微信公眾號
手機版
微信公眾號
手機版